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文/郑培亮
刚刚写完《隶书十讲》,里面曾经谈到秦汉时期两个不同的群体:儒士和文吏。
儒生以治经为主要任务,按今天的话来说,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社会精英,掌控着国家的意识形态,负责精神文明建设,以维护儒家精神道义为己任,以立德立言立功为目标,学而优则仕。
文吏是各级政府中负责笔墨文书的小吏,主要任务是“雕琢文书”、“治书定簿”、“案狱考事”、“移书下记”。 文吏因随身携带书刀(削竹木简用)和毛笔,又被称为“刀笔吏”。这些人在各级政府处理笔墨文书,笔墨功夫精湛,熟悉法律条文,可以处理具体的日常事务。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各级政府里的文秘,什么都得懂,什么都得干,白天跑腿,晚上写材料,很不容易。
做一名文吏很不容易。汉代通过考试选拔文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引《尉律》记载说:
“学童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
这种考试的难度,不亚于今天的公务员招考。我记得研究生考试英语的词汇量有6000个就够了,汉代则不止。我们日常使用的汉字大约3000左右,也就是说,认识3000汉字,会写,会说,就可以在社会上混了。但回到汉代,混个一官半职,就不够用。
我们现在看到的简牍与绢帛,大都具有较高的书写水准,这是因为文吏在担当之前,都接受过严格的书写训练。迄今发现的秦汉简牍出手于“刀笔吏”无疑。碑刻的书丹也应当是“刀笔吏”所为。
我想,今天的书法家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资格和标准?一,认识汉字6000以上,最好9000。为什么呢,一个书法家说自己文化水平高,光说没用,要有个杠杠,我觉得认字多少可以作为一个标准;二,秦有八体,今有五体,篆隶楷行草,可以有专长,不擅长的也要会写,会认,例如,一名写楷书的书法家,让他认篆书对联,识一篇大草,读不下来,能叫书法家?大打折扣。
至于写得好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糟糕透顶的,可能大行其道;你认为精妙入神的,可能无人问津。书法,不能讲道理,不能生气,不能较真,不能当回事,更不能当大事。所以我把书法家的标准就定这么两条,足够了。
考查一下自己,按照学历和职称,都可以自称知识分子,但上面两条,至今未做到。不是谦虚,一考就露馅了。实事求是。
这几年,单位里的活总是干不完,当然干完了我就下岗了。忙里偷闲,写写字,抄抄书。秦汉简牍相关资料,悉数购进,一篇一篇地抄,读古文,熟字形,浸淫其间。自觉像个“刀笔吏”。我希望布满尘土的简牍把我淹没。
我不太喜欢写碑,更喜欢玩味简牍。与碑刻相比,简牍是村姑,碑刻是阔太太,村姑不会打扮,不会涂脂抹粉,不会整容,不会装嫩,不会犯嗲,不会玩裸奔,土得掉渣,笑得憨厚,言语羞涩,现代的姑娘,羞涩是极其严重的美德。所以可塑性强。这里不是说碑刻这种阔太太不好,阔太太也有儒雅的,但儒雅太过,就是“装”。
希望我写的作品,能让大家感觉比较正常,不作呕,不较劲,就行。
别无所求。
2011年7月4日于北沙滩
本文选自郑培亮的书法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pldairuomuji
郑培亮作品:隶书门前房后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