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画艺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坛快讯 » 艺术资讯 » 文化热点 » 正文

写实是岭南画派的特点也是局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27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浏览次数:109
核心提示:刘思东同样惊喜地发现,在写实主义过度突显、传统功底不受重视的广东艺坛,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同道认识到回归传统、并从传统中突破的必要性。“这是可喜的变化,亦预示着本土画坛的希望”。
刘思东作品《云烟四起》。
刘思东作品《云烟四起》。

刘思东作品《密林生烟》。
刘思东作品《密林生烟》。

  在岭南画坛,不乏父子(女)兵组合,著名画家刘济荣与其子刘思东便是一对典范。父亲刘济荣主要在人物画领域成就卓然,而刘思东则主攻山水与花鸟,且有不俗建树。

  生在书画世家,幼承庭训,刘思东非常自然地步入艺术殿堂。从美院科班训练到任教美术系,从倾情西方美术观念到彻底服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刘思东逐渐找到了自己从艺的立身立命之本。在他看来,绘事绝不止是简单的技术活,更重要的是文化修道与灵魂呈现。

  刘思东同样惊喜地发现,在写实主义过度突显、传统功底不受重视的广东艺坛,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同道认识到回归传统、并从传统中突破的必要性。“这是可喜的变化,亦预示着本土画坛的希望”。

  ■采写: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谈父亲刘济荣

  “画画时太专注了,他经常把饭菜煮糊”

  由于父亲在广州美院教书,一家人都住在学校里,家中墨香飘逸,书画报刊触手可及,而座上宾亦是文人墨客。刘思东在这样的氛围中,9岁便正式拿起 笔管,跟随父亲学画,主要是训练书法、素描、色彩等基本功。刘思东称,父亲主要是引导性的教他,并没有严苛强制地让他学习,也没有一手全揽,劝他非从艺不 可。“但过了一段时间,父亲觉得自己人教不了自己人,便把我送到培训班,转给其他老师教”。

  除了艺术萌芽与基本功最初来自于父亲,刘思东感慨从父亲那里受教最多的还是对艺术的赤诚之心。“他对艺术极度执着,一天到晚除了上课就是画画, 经常在家里边煮饭边画画,而往往因为沉迷其中,饭菜都煮糊了”。刘济荣勤于绘画的习惯一直保持下来,今年已过八旬仍笔耕不辍。刘思东由此真正明白,艺术是 一辈子的事情,就必须完全忠诚,来不得半点马虎与偷懒。

  在高中的时候,抱着成为科学家的理想,刘思东进入理科重点班学习。但他越来越发现,自己其实更倾心文学艺术,最终“改弦易辙”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成为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

  ●谈自己

  从“国画已死”的幼稚蜕变为“遵从古意”的成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刘思东读书期间,李小山领衔的“85美术思潮”风头正劲。当时的艺术青年不满于苏联的学院派美术,厌烦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观,试图从西方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与能量。受反叛传统与崇拜西方的时代大环境影响,刘思东像其他青年学生一样以为“国画已死”,只愿在写生主义绘画中流连 忘返。

  但父亲刘济荣给予了及时提醒。“他告诉我,在中国还是要做国画,搞西方的艺术怎么搞也比不上西方。”刘思东最终“悬崖勒马”,他如今回忆起来连叹当年太幼稚。“无知者无畏,对传统不了解才会那么叫嚣传统已死。”

  此后,刘思东开始一步步回归传统,石涛、米芾、黄宾虹的作品都占领了他的心。从2000年起,刘思东对笔墨的掌控更多了随心所欲,艺术面貌为之 一大变,营造了既有传统古意又有现代构成的画面。“笔墨当随时代,画家固然要吃透传统,但同时还要展望未来,在画面中留下时代的印迹,表达当下的审美意 识。”刘思东认为,对于传统,可以汲取其精神实质,而不能追求形式上的因袭与雷同。

  “从艺其实是在修道,通过文化修养的提升,把画面中的火气、俗气与浊气排除掉,而达到一种真水无香的意境”。刘思东依然在苦练书法、吟读诗词,期望终有一日笔墨如神,对艺术的理解茅塞顿开,“蓦然回首,艺术却在灯火阑珊处。”

 
 
[ 艺坛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诚邀您扫码关注江苏书画艺术网微信公众号,关注的画廊及书画名家可在本站免费宣传,建站更有优惠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推荐艺坛快讯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助学基金 | 书画赞助 | 画廊酷站 | 艺术建站 | 名家题字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13045957号-7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