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26日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就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的一些体会进行了交流。
嘉宾与主持人合影。新华网 陈竞超 摄
杨晓阳谈国家画院人才队伍建设。新华网 陈竞超 摄
[主持人]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的净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您作为国内著名艺术家,您对新形势下如何大力发展和宏扬民族传统文化有何建议?
[杨晓阳]这个问题经常有人提,大家也都在探讨,我觉得目前大家在探讨的过程中目前深度是不够的。民族的精品,我觉得中华民族美术方面和她整体的艺术成就 在世界上现在看来,她每一个时期都有精品,每一个时期达到的高度有可能是永久的高度。以后可能类型不同,但是它所达到的高度实际上我们在理论上在商周时代 中华民族对文艺和生活的关系已经认识得非常清楚了。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美术有五种境界:作为美术它是造型艺术,首先第一个层面就是“形”的问题,画画总要有 形象,中国人叫做“以形写神、神形兼备”,认为这样的作品是很好的;第二个层次叫以貌取神,强调神对形适当放松,这叫“形神论”,这在第一、第二层次和西 方没有区别,西方油画在18世纪末已经达到了可以乱真的程度,在照片出现之前西方的神和形与中国的追求是一样的。但是西方在很长时间停留在“形神论”而中 国没有停留在这个阶段。
中国人在“以形写神、神形兼备”以后提出了“文以载道”,我们画这个形反映神为什么要反映它?它背后有一个深层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道”——事物的本 质,我们的文艺作品要反映事物的真实和自然规律这是第三个层面。第四个层面我们在求道、追求事物本质的时候形成了个人不同的看法,这个不同的看法上升为一 种学说施教于社会于人叫做教,也就是说中国人在很早以前对于形、神、道、教这四个层面是同时并重的。最后一个层面非常高叫做“无”,中国的道、中国的佛、 中国的儒家最后都有一种自我更新的机制,它不断地超越以前,把以前作为基础,在适当的时候把以前都抛弃掉重新开始,称之为“无”。比如这是一个瓶子,把它 装满以后继续装装不进去,但是我把它倒掉把它“无”添进新的东西,这样就不断更新。就像一年四季到了冬天树叶没有了到了春天又长出新的叶子。这就是中华民 族的五种境界,我认为“神、形、道、教、无”是五种境界。所以我们主张“大美为真”与天地共处、与人共处。这样的美术要不断创新和更新还更有利于人的升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