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画家要在自己艺术实践中尤其是形式语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是需要投入很多心智的,其过程是十分艰辛的。
师出名门,博采众长
“继承是我们作画的手段,创新是我们作画的目的。”王寅之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画一定要有很高的艺术境界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中国画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作品里包含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同时也要博采众长,才能让中国画焕发出新的生命。
王寅之1958年生于南京,早年习画以花鸟画、山水画为主,1973年有缘投拜著名画家张善?I弟子刘邦先门下,研习传统技法,主攻动物画。由于深受张善?I动物画的影响,开始学习画动物画,在恩师刘邦先的鼓励下,潜心绘事38载,并逐渐形成以画虎为主,以画马、鹰为辅的创作思路。
王寅之现为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创作委员。画界评价他的画多用“雅俗共赏”、“雄浑大魄”、“阳刚之气”来形容。王寅之表示“在学习书画的过程中,由于受恩师的耳濡目染,受画虎大师张善?I的名作深刻影响。觉得应该把“大风堂”的艺术精华发扬光大。”有人评价王寅之的画有张善?I的遗风。
承续传统,致力创新
对于中国画的理解,王寅之认为:“中国画要在保持自己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作全方位的借鉴其他艺术形式,但不离开中国画的基本特点,盲目的追求发展和创新。中国画离不开书法,两者使用的工具都是毛笔,载体都是宣纸,都需要线条的表达,每一根线条都是有生命力的,两者不可分割。历来的画家都是以书法入画法,书法的工力决定画法的高低,工画者必工书。”
自西画传入中国以来,是坚持士大夫气太重的传统文人画还是用西方绘画传统改良中国画成为焦点。其中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批画家做了改良中国画的尝试,也有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以继承文人画传统为主,同时拓宽视野立于改革,使中国画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使传统的中国画造型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人物画的创作,没有西画的观念几乎没有现代人物画的创作。
实践告诉我们:不要抛弃中国画传统,但要抱着一种研究和再认识的态度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
追寻灵感,造诣不凡
王寅之认为,早上起床后和夜深人静时是画家创作的最佳时间。对于今后的发展,王寅之表示:“目前是我艺术生涯最好的年华,我希望给社会留下更多精品。”对目前正在研习中国画的人士,王寅之寄予厚望,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希望传统的中国画在我们这一代有更加辉煌的成就。
艺术之间都有通性,往往要经过求同存异之后才能获得。王寅之喜欢在流行音乐与戏剧中寻找创作灵感,特别是京剧的表演手法好似写意的中国画,王寅之说,京剧的脸谱造型对画虎有启示作用。经过38载的研习,他的画虎技艺已日臻成熟,王寅之很多作品都受到人们的追捧,得到社会的肯定,甚至很多大企业家表示愿意高价寻宝,细数来建树不少。作品屡在国内展览中获得过银奖、铜奖、优秀奖。上海世博会召开时,应邀去现场作画展现出他的艺术风采。作品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国内外机构及个人收藏。2000年应邀在日本举办个人画展,2005年应邀赴韩国参加第8届世界华商大会展。多次在江苏、安徽、广东、江西等地举办个展、联展。2007年应邀参加“尊我始祖”海内外美术书法名家作品展并入编作品集。2009年应邀参加第四届福建艺术节——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展。虎年来临之际,作品应邀参加《虎虎有声迎世博》虎年画虎全国中国画邀请展并出版作品集。其作品还应邀参加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百年百虎精品展》并入编作品集。作品入选由文化部、国家博物馆、故宫、鲁美等合编的《百年书画》大型画册。出版有《王寅之中国画集》《王寅之画集》《王寅之画选》《六福临门》和《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选》等。
德艺双馨,青出于蓝
“画画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创作一幅精品需要一个人长期的学习与长时间的创作才能做到。”王寅之感叹每一个画家都要有精品意识。德艺双馨是所有艺术家都应该具备的品质,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都应该为推动中国画走向世界而努力,为推动中国画健康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但目前,很多画家缺乏社会责任感,创作意识不健康,急功近利,丧失了艺术家的良心,为人们所不齿。
王寅之对于青年书画爱好者的期望是多多关注中国画的发展,用心去画画,持之以恒才能学到中国书画的精髓,再吸收借鉴西方绘画的优长,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