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画艺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坛快讯 » 名家艺讯 » 名家资讯 » 正文

史春坡:山水画的创作与整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08  浏览次数:10
核心提示:史春坡:山水画的创作与整理

奔驰走虬将若铁乙酉年

奔驰走虬将若铁乙酉年

我国的山水画渊源流长,距今大约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但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山水画,大概应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此画描绘山水远近之势,有咫尺千里之感。

历经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中国山水画放射着时代的艺术光芒,代表着东方艺术的独具特色与个性。历代的山水画家创作了极为丰富的山水画作品和理论,不仅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丰富资料。

当今时代要求我们创作出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来,这就首先要继承我国山水画的优秀传统,并以师法造化,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挖掘,使之风格鲜明,情感细腻,画面丰富,既有传统,又有新意,潇洒里见功夫。同时要重视写生,师造化,师自然。中国画历来主张注重画家情感,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心理想怎么画就画怎么画;不做作,顺其自然。既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而是把握中国画的精神实质,代山川而言,为河山立传,其笔法洒脱而不失沉着。古人说观山情满于山,通过画面干湿浓淡皴擦点染的变化,使观者感到十分亲切。

学习传统,就是要学习前人绘画的各种技法,如树的画法,各种山石的技法,烟云流水,房舍舟泊的点缀等画法以及构图技法。要学好,首先是临摹古人之名手。临画时要先易后难,先求形似,然后力求神似,并要领略其中的画法和意境。有了一定的技法,便为创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我国许多出了名的画家,都是经过了这一历程的。

笔墨应随时代。今天的山水画要反映祖国的壮丽河山的新风貌。这就要求画家到大自然中去,以造化为师,通过对大自然深入地观察,细心分析,才能创作出好作品。历代画家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历史传言吴道子--日画嘉陵江三百里于大同殿壁,这是由于他曾居住于四川,熟悉了嘉陵江山水,胸中有了嘉陵江山水的题材和收集草稿的缘故。荆浩画太行山图创作出名作,也是由于他阴居太行山之峡谷,长期细心观察太行山石结构、树木之长势、烟云之变化,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近代画家黄宾虹晚年山水画大有进展,也是他旅居蜀中登山临水,面对山川写生,所以创作了许多珍品。

师造化,就是要画家有意识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山水之形势,将山川之形势、树木之姿态,由石之结构、云烟之变化熟于胸中,落于纸上。但是,大自然是广阔无限的,并不是每一个角落都能入画。在对势写生时要有所选择,有所舒,绝不能把看到的景物都画下来。由于画家的手法不同,有的喜欢画全景,而有的只取一角,却都要画出山川树木之特点。如黄山奇、峨眉秀,青城山幽之特色,绝对不能用画漓江山水的手法来画。再如长白山、天山、黄山的树木和泰山的松,虽都是树,因特色不同其表现手法也就不尽相同。

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写生只是为创作提供素材。画家在写生中进一步选材,尔后进入创作阶段。在创作中,有时可以以一幅写生画为基础,有时可将有关的几幅写生画融入一幅画里。但是,必须突出主题,舍去与主题无关的东西,为了突出主题,也要增加一些树木、烟云流水,使山水显得更美丽丰富,更空灵。要注意画面的虚实处理,这就是山水画的整理问题。

一幅山水画的整理是很重要的,如在处理近景,中景和远景时,要把层次表现出来。近景中的山石树木用墨要浓些、重些、清晰一些,中景次之,但中景往往在画面中占据重要位置,故应着意描绘景物。就是说,远景用墨应该淡一些,用笔也要简练,增加朦胧感,而中景和远景的距离要拉开,以收到咫尺千里之感,同时,在创作与整理过程中,构图要力求多变化,山的走势,水的去处,山路的走向,房舍的安排都要合情合理,并交待清楚。一幅山水画,要给人可以观、可以游、可能居的感想,还要留给人们遐想的余地。初学山水画,往往是开始画得还可以,越整理景物越多,一幅画都画满了,结果成了一张废纸。

综上所述,要画好一幅山水画,除构图巧妙外,最后的整理也是很重要的。另外,用笔用墨要有高度的技巧,并要具有神韵。这就要求画家除具有深厚的基本功外,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常说三魂共一心就是这个道理。同时,要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使山水画画得生动,富有美感,达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作者:史春坡,2000年11月编入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美术论文集》)

 
 
[ 艺坛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诚邀您扫码关注江苏书画艺术网微信公众号,关注的画廊及书画名家可在本站免费宣传,建站更有优惠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推荐艺坛快讯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助学基金 | 书画赞助 | 画廊酷站 | 艺术建站 | 名家题字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13045957号-7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