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画艺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坛快讯 » 艺术资讯 » 艺术投资 » 正文

王雁南:艺术品市场呈两极分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04  浏览次数:11
核心提示:王雁南:艺术品市场呈两极分化

王雁南

王雁南

进入艺术品拍卖行业,一做18年;从艺术品真正公开二级市场以来,见证当代中国的“收藏热”;带领中国嘉德多次拍出世界纪录,却很少有机会收藏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她是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董事总裁王雁南。

艺术品投资让人着魔

新京报:艺术品市场最近这两年很火,现在来嘉德“献宝”的人多吗?

王雁南:一大早上我们还没开门,他们就先来了。具体人数没有统计过,每天有几十人是有的。我们专门有两三个专家负责“看门诊”,全职负责接待他们,有时还会请部门经理出来。

新京报:他们是来送拍的,还是来请专家帮忙掌眼?

王雁南:送拍。他们希望自己拿来的东西是对的、是好的,希望能得到市场的认可,甚至一下子能拍一个天价出来。艺术品不像是股票,炒股纯粹是为了赚钱。艺术品很容易让人着迷,再加上这里面有升值的可能性,使得很多人就像着了魔一样。

新京报:老百姓送来的东西,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能上拍的?

王雁南:真正能上拍的东西少之又少,不过有的时候也很难说,我们有几件重要的东西也是这样来的。2007年曾经拍过一个仇英的《赤壁图》,当年拍了7952万元,创下当时中国绘画的世界纪录,也是中国绘画拍卖价格首次超过千万美元级别。

艺术品市场涨中有跌

新京报:今年春拍以来,先后有尤伦斯等大藏家出货,是否意味着市场已经到了顶点?

王雁南:艺术品真正公开二级市场以来,不到20年的时间。我们自己觉得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路。现在回头去看,从1993年到2003年差不多10年的时间里,艺术品市场是很平稳的。交易的价格能有5%、10%的增长,当时我们就已经觉得挺了不起了。

2007年我们卖仇英《赤壁图》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讲,一幅画卖7900万有什么理由?它再难得、再稀有,也不过是一张纸,那个时候就应该算是顶点。可是到将来,如果还是这张画再出来,拍出几亿是一定会的。

虽然整体价格一路在推高,但是其中不同的作品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精品可能会贵一倍,贵两倍,甚至十倍,普通的东西总体平均是涨的,但也有一些东西没有涨,甚至还有一些东西在跌。

新京报:春拍的价格很惊人,市场观望情绪比较浓厚,在信贷紧缩的大经济环境下,你们是否会做一些调整?

王雁南:市场价格每次处于阶段性高位,我们都挺紧张的,觉得挺危险的,可是每次都这么过来了。从刚刚在纽约结束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就可以看出一些市场端倪,春天还有很多人去,举牌的情绪很高,秋天就已经冷了一些。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在一些拍品的数量上有所减少,同时也会劝客人说可能卖不到那个价格,是不是把它调整一下,成交的机会更大。现在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特别顶尖的作品,来源有序的东西可以卖得好上加好,要不然就是物美价廉的东西,成交率高。

新京报:投资艺术品主要风险在哪些方面?

王雁南:如果买对了是没有风险的,它最大的风险在于你买的是赝品。

艺术品应长线投资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艺术品金融化和全国“遍地开花”的文化产权交易所?

王雁南:这是个新课题。一边有钱,一边有东西,应该是很好的结合,但事实是很难做好的一件事,因为这中间有一个瓶颈。谁来决定拿多少钱来买哪个东西?专家是谁?专家是艺术品专家还是金融方面的专家?就算有专家评估意见了,买家信不信这个专家的说法?

至今我也不能理解文交所推出的艺术品份额化,如果不能把艺术品拿在手里,不能欣赏,不能自己拥有,它就少了一大半艺术品的价值了。

新京报:能否给藏家和对艺术品投资感兴趣的人一些建议?

王雁南:是否已经准备好做长线投资,是不是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点非常非常重要。艺术品投资不适合短线操作,如果怀着两年三年就翻一番的想法,你买的又不是你所喜欢的东西,结果价格不涨,自己拿着心里很难受。但如果是你很喜欢的东西,你就能够拥有它更长的时间,会有更多机会。

新京报:你会用什么样的词汇来总结今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

王雁南:价高照远货。现在藏家藏得很深了,浮在面上的人几乎都已经卖了换钱了,现在再卖出的有些东西,是从来没出现过的。

同题问答

我认为从很多方面来说,我们离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还差得很远。

2012年收藏市场会更成熟

Q:你如何看待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以及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A:对中国可能反而是一个机会,凸显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Q:你如何看待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A:要看从什么角度讲,我认为从很多方面来说,我们离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还差得很远。

Q:你对自己所在的行业在2012年的发展有怎样的预测?

A:市场会更加成熟,收藏的人们也会更加成熟。

Q: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为什么?

A:纯手工劳作,不需要动太多脑子。每天安安静静,即使一天8个小时做手工,我也不会不耐烦。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范旭光

摄影/本报记者 吴江

 
 
[ 艺坛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诚邀您扫码关注江苏书画艺术网微信公众号,关注的画廊及书画名家可在本站免费宣传,建站更有优惠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推荐艺坛快讯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助学基金 | 书画赞助 | 画廊酷站 | 艺术建站 | 名家题字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13045957号-7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