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癸酉到乙酉,12年轮回,鸡年又至。从1993年画10米长卷《百鸡图》被中央电视台收藏,画鸡之名始闻于天下;到今天艺海挥洒,卓然成家,著名画家尹延新的中国画生涯,正如雄鸡,充盈着踔厉奋发之气,有道是:画成雄鸡候明时,欲近晓天啼一声。
尹延新师承于希宁老先生,于老画梅,尹先生另辟蹊径,自1986 年开始画鸡。1992年底,癸酉将至,尹先生心中萌发了绘百鸡图的创作欲望。于是携速写本,上泰山,日夕奔走,观察农户散养山鸡,捕捉其神韵,揣摩其神髓。尹先生说,泰山上食草啄虫的山鸡,得自由天地之灵气,在他的心目中,其昂扬奋发的精神正如同凤凰。尤其当天将破晓、阴阳将割之时,雄鸡首唱,唤起人间,最能动人心魄。对尹先生的存在,群鸡似拒还迎,时瞻时望,画者和被画者、人和禽,竟然似有灵犀。此时,尹先生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胸中有鸡”又“ 胸中无鸡”的境界。说有,是因为鸡的形态、举动,乃至神韵莫不了然于心;说无,则是画家已经用自己的人格“意”化了鸡,把鸡当作有文、有武、有情、有所思、有所为的理想形象表现于画面。
意在笔先,意使笔落。画成百鸡图,尹先生总结心得之一:“画鸡难画爪”。因为鸡的一举一动、站立的位置和方向,都体现在鸡爪的结构,鸡爪踞地的力量感最能体现鸡的精气神。尹先生曾练习过气功,中国功夫讲究双脚立地,气从丹田生,尹先生把练功的心得也运用到绘画中,以鸡爪的强健体现精气的循环。同样,画鸡的其它部位也是要着眼于表现鸡的整体精神。画其嘴,要画出那种角质的弹性、韧性,行笔须如高山坠石。同样是画羽毛,胸、背部分用大写意,笔墨浓厚,体现羽毛下面的肌肉感。尾部的翎毛落笔时感觉飘逸、挺拔、有弹性。脖子的羽毛蓬松而结实,要体现鸡打鸣时候的力度,用笔就又不一样。
画花鸟要形神兼备,这个神,不仅是花鸟自身之“神”,更重要的是人格化、人性化、负载文化传承底蕴的“神”。鸡谐音寓意“吉”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视鸡为太阳鸟,称之为“德禽”。《尔雅翼》中说,鸡有五德:“首戴冠者,文也;足博距者,武也;敌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者,仁也;鸣不失时者,信也。”尹先生说,这五德是他画鸡时题词最多的,鸡的五德正如春节,是中国最典型的文化传承,这五德也应该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以自己的绘画作品承载中华文明,传递中华文明,尹先生认为,作为一个中国画家责无旁贷。
有生命力的文化又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尹先生把握时代脉搏,又给作为吉祥象征符号的“鸡”注入新精神。传统绘画中,画鸡和荔枝,取“吉利”之意;画鸡和鸡冠花,寓意“冠上加冠”;用鸡和牡丹构图,意表“富贵大吉”……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尹先生创作的10米《百鸡图》,以红、黄、白、紫四色牡丹为衬托,大吉富贵,祝愿祖国欣欣向荣。图中画99只大鸡,88只小鸡。9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极数,9988又谐音“久久发发”。尹先生笑言,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喜欢听的吉利话。这是俗,但是又以雅为根。所谓大俗大雅,雅俗共赏。
画鸡多年,尹先生赋予笔下的鸡以精神,也从鸡的文化寓意中汲 取营养,陶冶自己的性情。尹先生说自己有傲骨,对于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如雄鸡一般勇而敢斗;但无傲气,他看淡名利,看透得失。尹先生浸淫中国画数十年,曾出版《中国写意花鸟谱》,论及70 多种鸟的画法。尹先生亦喜画凌霄、紫藤、牡丹。画花也如同画鸡,同样给花朵注入人的气质、精神。他画牡丹如杨贵妃,重点写其雍容华贵,设色富丽,艳而不俗。近年来艺术修养、人生境界渐至秋收之境,尹先生又开始画荷。他视荷花如观音,把荷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气质点染得淋漓尽致。
无论画什么,把“我”融入中国文化的神髓,让自己的笔墨承载中国文化的神采,用自己的作品传承中国文化的神韵。其画其人,神气十足,神采飞扬。尹先生说:“我就像秋后的一棵红高粱,任凭风吹雨打,照样活泼泼、红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