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画艺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坛快讯 » 名家艺讯 » 名家资讯 » 正文

张孝勇:当代艺术冲出的潜力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02  浏览次数:8
核心提示:张孝勇:当代艺术冲出的潜力股

端木雅楠/文

辗转海外,直到定居香港潜心创作,张孝勇才得以坐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的位置,并让其精品之作频登拍场。

在游走与沉淀之后,张集中地刻画着自己的记忆,让那些人那些物在挥墨转瞬之间玲珑剔透。这些作品背后,站出的是一位山东大汉:浓眉大眼、体形魁梧,半白半黑的头发整齐地梳到脑后……笔挺的礼服之下,甚至让人有些怀疑这是一位海归企业家。

而站在宣纸面前,他却卸下了所有的装备,在那幅仿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他用细腻笔法描摹出的山水画卷俨然将中西方精髓融入其间。

他的画作已经越来越多地走入藏家视野,澳门赌王何鸿?觥⒔鹄?醇?哦?戮种飨??荑鳌⑻ㄍ迤笠导彝跤狼於疾赜姓诺幕?鳌;褂胁簧僖帐趸?梗??渥髌肥游?扒绷?伞辈⒋缶俾蛉搿?/p>

这些,张看在眼里,他一直将“干”字作为半百人生的写照和锦上添花的箴言。尽管如今身居多重要职,但仍奔波于两岸三地之间,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促进华人艺术市场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捂住“潜力股”

保利近日举行的精品拍卖中,张孝勇的作品被碰上了舞台。

张于2011年所作《山水四条屏之一》获价20.7万元,同时《山水四条屏之二》以11.5万元成交。据雅昌数据监测中心的统计,张上拍作品的成交率在70%以上。

业内人士称,这样的成交率显然是受到了艺术机构和藏家的关注。

此前,其《世纪伟人》之作,于2009年12月13日在澳门中信举办的精品拍卖会上获价336万元,成为该场次成交价最高的作品。对于该作品,张甚为满意,他说,“以后不排除以系列形式推出‘世纪伟人’人物系列。”

同年,上拍于澳门中心的《山居图》和《八仙东游图》分别以156.8万元和112万元成交。彼时,张的精品之作在拍场已接近每平尺9万元。

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张潜心修炼之余,更在两岸三地之间忙于文化交流事业,拍场上鲜有张的作品出现。

直到今年2011年7月,关注张孝勇的藏家终于再次有机会在拍场上竞相举牌。上拍于北京鼎周的《山水

四条屏》在多伦叫价后,以80万元易主,相当于每平尺9.6万元。

多年收藏张孝勇画作的一位王姓藏家对其收藏深表信心,他说,张孝勇的作品很大气,既适合观赏也适合收藏,再加上中国当代水墨的重启,这很有可能是个潜力股。

深得名家真传

画家贾德江对张孝勇的画作颇有感触,他说,有学者曾把以写意为原则的中国山水画呈现的态势分为两大类:一是“笔墨化”的写意画,这是一类十分讲究传统笔法墨法和线条质量的一类作品;另一类是“水墨化”的写意画,即不见笔线或者少见笔线。

显然,前者更见笔,后者更见墨或彩。由此,贾德江将张划为“笔墨化”的范畴,并将之山水画的最大魅力视作书法笔意所形成的笔墨语言风格。

受恩师黑伯龙、李可染、黄润华的影响,张孝勇的山水画呈现出多种面貌。

《长江三峡》、《江山无尽图》、《白云常伴青山客》、《泰山雄风》、等为代表的作品强调了线的构成;而在《重峦叠嶂》、《悠悠闲处化奇峰》等作品中,又凸显出沟与染的水墨呼应;更重要的是,张还善于将西方绘画中的某些因素与中国绘画相结合,并融入自己的作品,如《百叠泉》、《黄山烟云》、《月光》等作品大胆运用浓墨块的方式,强化了画面中黑白灰的关系。

此外,运用传统色彩表现的青山绿水之作也为数不少。如《青绿山水四条屏》、《黄山奇峰图》等,都是难得一见的巨制。

潜心国内市场

虽身居香港,张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大汉,他出生于黄河岸边齐河县,在这个小县城里,6岁的张孝勇就开始对绘画着迷,甚至比照着街上的宣传画进行临摹创作。13岁时,其父带着他到省城寻访名师,黑伯龙成了他的第一个师傅,山水画的基本功就是拜黑所赐。

“山东毕竟是小地方,若要走入艺术圈必然需要进入大城市,”张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恢复高考之后,他考入山东德州学院艺术系,开始接受系统的艺术教育。张不满足于此,其间多次进京拜师,并有幸得到李可染老师的真传。张说,“李可染教授于我的不仅是绘画,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

1990年,张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助教进修班,师从黄润华,之后1993年,又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系主任姚有多教授人物画高研班,后经姚有多教授推荐,张前往日本发展。

原本,张希望通过留学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没想到一切事与愿违。现实让他有些后怕:张学的是国画,日本画的前身是浮世绘、西方油画和中国画三者的结合,向日本学习绘画,能学到什么?

这样的认识,在去日本留学的艺术家中,不止张一个。不到一年,他已经萌生出打道回府的念头,但转念想到面子问题,转而去了加拿大。

在那里,他曾废寝忘食临摹陈逸飞的画作挣钱,那是一段不堪回忆的求学之路,几乎时刻需要为生计奔波。这段日子,他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海外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回国才是艺术家的终极之路。

1998年,张辗转来到香港。他说,“香港与内地和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只要作品出色,再注重推广,便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香港的优势不容置疑,张决定在这里扎根,让东方的文化逐渐渗透此地。

这一路,他走对了。现在,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的张孝勇,开始将触角伸向内地。

 
 
[ 艺坛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诚邀您扫码关注江苏书画艺术网微信公众号,关注的画廊及书画名家可在本站免费宣传,建站更有优惠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推荐艺坛快讯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助学基金 | 书画赞助 | 画廊酷站 | 艺术建站 | 名家题字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13045957号-7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