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画艺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坛快讯 » 名家艺讯 » 名家资讯 » 正文

胡永凯关于中国画的几点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02  浏览次数:18
核心提示:胡永凯关于中国画的几点思考

胡永凯

品格和职责

艺术家的基本品格是真诚,正如法官的基本品格是公正、记者的基本品格是客观一样。

前人将画分为能、妙、逸、神诸品,但在我看来,首先要是“真”品。离开了真诚,就无品可谈。

“真”是对艺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

真乃“心象”之真而非“物象”之真。

“真、善、美”是人类的理想境界,也是艺术家的永恒追求。

艺术家的主要职责是创造,正如科学家家的主要职责是发现、企业家的主要职责是盈利一样。

离开了创造,就失去了艺术家存在的意义。

真正的画家应当是艺术家,这似乎不存异议,但遗憾的是,当下自封的“画家”满天飞,这些人却多半不是艺术家。

某些非常杰出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而且其思想和作风给于同代及后辈以巨大影响,人们在提到他们时,常尊称为“大师”。

大师是公认的,决不是自封的。

口口声声自称“大师”的人,不是江湖骗子就是精神有问题。

传统

传统是对优秀文化的全面传承和发展。

传统不是一根线,而是一片深厚的土壤。

师傅带徒弟,一辈辈传下去的方法和式样,是手艺人式的传统。

艺术家也是手艺人,但,决不光是手艺人。

艺术家是为创造而生的。所以他必然是以自己独有的眼光去观照传统。

对于艺术家来说,传统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最大的愿望是跳下去畅泳;对于艺术家来说,传统是阿里巴巴的山洞,最大的满足是找到打开那扇门的咒语。

传统决不是围墙,而是通往自由的道路;传统决不是障碍,而是攀登顶峰的阶梯。

如何对待传统,决定艺术家的成败。

笔墨

文人画兴起之后,“笔墨”被祭上了神坛。

究竟什么是“笔墨”什么是“好笔墨”和什么是“笔墨好”,却很少有人说清楚。

跟老师学了几手描法和皴法(就象小学生描红模子练毛笔字那样),然后就象熟练工般地画一辈子,这类半瓶子醋“画家”害己也就算了,还自已为是“笔墨正统”去诲人不倦,实在是误人子弟!

笔墨如何被神化也脱离不了它的基本属性,它仍然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一种技巧。

笔墨是为了表现内容,离开了对内容的表现,笔墨必然是空洞的,僵死的,概念化的,千篇一律的,毫无感觉的。

离开了对客观描写与主观体验的全情关注,“笔墨”也就没有了生命。

某些人离开了老师的框框就不会动笔,他们祭起“笔墨”之神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

真正的大师决不泥古不化,对笔墨有创造性的发展是成为大师的基本前提。

浓墨为叶,大红为花,齐白石的笔墨前无古人。

线如穿梭,墨彩交融,林风眠的笔墨跨越中西。

逆锋运笔,墨染光影,李可染的笔墨凝重幽深。

雄劲奔放,不拘小节,黄胄的笔墨生动鲜活。

线面互转,古法新用,程十发的笔墨灵秀洒脱。

化繁为简,自由流畅,吴冠中的笔墨清新自然。

泼辣豪放,浓艳富丽,黄永玉的笔墨颠覆陈规。

……

要向大师学习,千万别被庸师耽误。

写意精神

约定俗成,人们把中国画分成工笔和写意两大类。这样的分类既不准确,亦不利中国画的发展。

西方绘画理论的“具象”、和“抽象”,不适合描述中国画,中国画是自成体系的“意象”。

“意象”即“写意”。

中国画的本质是写意的,和西洋绘画走过的写实——变异­——抽象的突变式演化不同,中国画的演化是平缓式渐变的。

恐怕是受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不爱走极端,而是以中庸平和的态度处世和治学。表现在绘画上,则是少有过分狂野、怪诞的语言。

“写意”首先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决不仅是一种画法。

画面不论工细也好,简练也好,目的都是创造“意境”。“写意”是中国画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不论“工笔画”还是“写意画”都必须在“写意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健康发展。

大中国画体系

发展弘扬民族文化要的不是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要的是坦然、大度、开放和包容。

强大的文化决不是排外的,因为她自信,因为她有胸怀。

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文化,影响所及远达大洋彼岸,但这不妨碍唐人着胡服、吃胡椒、拉胡琴、跳胡旋舞……唐人尽情享用世界的精华,何其乐哉!

唐文化是大中国文化的典范。

近二三百年来,我们的闭关锁国政策,使自己在各方面落后于西方列强,当然也包括文化,抱残守缺者视西方文化为洪水猛兽。但国门还是被打开、西方文化还是进来了。

时至今日之中国画坛,呈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国粹派”的一切以“笔墨”至上,凡有革新创造者均视为异端邪说;另一方面“当代派”则一切仰洋人鼻息,由外国的评论家和画商来为所谓“当代中国画”定义。这两派各走极端,各有阵地,党同伐异,根本不可能进行认真的学术研究。

要末抱残守缺,要末崇洋媚外,我们何时才能以平等心、平常心看待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汇?

将一个广阔深厚的中国绘画体系简化为“笔墨”和“文人画”,或将西方现代流派的种种思潮和画法加以“水墨化”就成了“当代中国画”。这些舆论导向都严重阻碍中国画的发展。

当今世界,各种艺术潮流风起云涌,如果中国画仍然固步自封,不求发展,只能使自己边缘化,沦为“保留剧目”的命运。

我们要为创造新的中国画体系而努力。

这个体系,我称之为“大中国画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应包容一切传统的精粹。在这个体系中应吸取一切优秀外来文化的营养。

在这个体系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这个体系中,对传统的理解决不限于“文人画”,还包括仰韶彩陶,汉唐壁画;还包括青花彩瓷、皮影剪纸;还包括江南灶台,贵州苗绣,还包括花山岩画,西藏唐卡……总之一切中国优秀造型艺术的因素都是我们研究、继承、吸收的对象。

在这个体系中,应使多元文化的因子碰撞、杂交,进而产生出茁壮健康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品种,新样式。

在这个体系中,还应有一个严肃认真又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

我们期待“大中国画体系”早日建成。

2008年10月于京城一色堂

 
 
[ 艺坛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诚邀您扫码关注江苏书画艺术网微信公众号,关注的画廊及书画名家可在本站免费宣传,建站更有优惠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推荐艺坛快讯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助学基金 | 书画赞助 | 画廊酷站 | 艺术建站 | 名家题字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13045957号-7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