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艺术品市场里潮起潮落,某些书画艺术品价格如过山车般的涨跌。一件艺术品,最基本的价值本应是其具有的文化内涵,但是,当越来越多“功利性”目的左右了艺术品价格机制,我们的艺术品市场又如何能够健康发展呢?只有挤掉这些“水分”,艺术市场才能迎来公平和理性。
2013年春节期间,我在《天津日报·文化视点》发表题为《刹住书画送礼风正逢其时》的文章, 提出在“中央关于整顿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以后,公款消费的坚冰开始融化, 社会风气显露好转端倪”的大好形势下,“趁着春天将至的大好时机,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刹住书画送礼之风,给"雅贿"以震慑,还艺术以纯洁”。两年过后,全 国各地,从上到下,用公款举办书画笔会、购买书画送礼的歪风得到明显遏制,成为惩治腐败、净化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成果。
随之而来的,是曾经 被爆炒的虚高价格的书画逐渐失宠了。我亲眼所见,一些前几年因自己作品价格被人为炒高而发了几笔横财的书画家们,过去总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样子,如今 却变得“深居简出”了,即使露面也显得“低调”多了,自吹自擂、大言不惭的毛病有所收敛;一些与书画有关的协会团体,过去的工作重心就是与有钱的企业和机 关合作搞笔会赚钱,顺带为一些乐于接受包装和炒作的书画家介绍买主,如今这些生意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做了,也确实不好做了。由此,书画价格总体上向常态回 归,艺术品市场趋于平和与稳定。
彻底斩断高价书画与官员腐败的密切联系,势在必行。2012年1月,一座大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一位纪检干部曾告诉记者:“在近几年我们调查的官员受贿案件中,以价值而论,古董字画等艺术品已经超过房产成为排名第一的类别,而房产排第二,第三则是各类小件奢侈品。” 虽然官员中爱好书画的不少,但真正懂艺术的毕竟是少数,所以要想礼品的价值被这些官员充分地“领悟”,送礼者选择那些有“官职”的书画家的作品会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这样一来,书画家就无法不被卷入腐败中,不得不与腐败官员形成一种说不清的关系。近年来某些艺术家被群众批评乃至唾弃,其中便有这方面的原 因。 书画爆炒高价,因与腐败密切相关,使得社会文化浮躁现象愈加突出。一些书画家,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十分乐意甚至刻意经营自己的作品成为贿赂的工具,尽管 他们明知受贿官员很可能东窗事发,但觉得反正自己的作品已经出手,卖了大钱,赚了大钱,查也查不到自己身上,仍然心安理得。如果腐败分子得不到应有的追究 与惩处,腐败现象得不到遏制,那么这类“心安理得”的“礼品书画”作者,总是腰包鼓鼓、如鱼得水,总是让同行感觉投机取巧的人容易赚大钱、赚钱快,那么谁 还有心思下功夫搞创作、出精品?如果这样的艺术家越来越多、越来越吃香,那么社会文化怎么能不浮躁?
前不久,部分在京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言:文化界、文艺圈亟须防治“雅腐”,不能沦为腐败滋生的“后花园”。所幸的是,我们看到文 化界、文艺圈已经在正本清源,回归大道。山东青州一直是书画市场交易的重镇,但今年春节前有记者在昔日热闹的书画店铺长街上感到明显的冷清。一位索性关门 提前回家过年的画店老板说:“礼品画交易以往大约占市场份额五成以上,现在礼品画交易萎缩得厉害。”近一两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那些拍卖市 场上曾经高不可攀的价位以坐电梯的速度下滑,也充分说明前几年艺术市场虚热、艺术品价格虚高。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颁布,“礼品经济”遭遇狙击, 书画礼品销售一路走低,大大挤压了“雅贿”产生的泡沫,艺术品市场开始回归理性。反腐之风让书画市场重新成为正常交易链条中的一环,也让书画家们在创作上 不那么急功近利。艺术创作将回归艺术本体价值,艺术市场也将在这轮调整中走向有序、健康的发展之路。
从中央提出刹住书画送礼风,到被爆炒的 书画高价实际下跌,意义非同寻常。它不仅有利于遏制腐败,同时也有利于调整艺术界劳动报酬分配的不合理,遏制低劣作品的流行,提升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和 广大群众的鉴赏能力。虚高价格的书画走了,艺术市场的公平来了。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