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轩足本《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现状图
晨报讯(记者 杨玉峰)近日,一幅长达15米的宣纸本《清明上河图》由唐山炎黄轩复制成功,这幅旷世巨作耗时10年,它的母本是1911年北京故宫藏《清明上河图》,这一宣纸本的作品采用15米长的特制宣纸,全卷无接缝,更无印刷网点。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此次由炎黄轩复制的足本《清明上河图》长15米,采用整张特制宣纸、按历史原大、原状全画为标准,全跋、全彩,中间没有一道接缝,更无一处印刷网点。这是第一次以此面貌出现的宣纸本《清明上河图》。
1997年,唐山炎黄轩曾在故宫博物院的帮助下成功复制《清明上河图》,成为“迄今为止最接近原作真貌的复制珍品”。但在复制过程中,炎黄轩主人王开儒发现该画存在一定问题,即“不该出现的删和续”问题。
王开儒认为,“删”即:1973年故宫专家在揭裱国宝《清明上河图》时,因专家不熟悉农村生活,把卷首一米处的一头母驴误判为“尖嘴立牛”,认为殊碍画意而删除其身,使国宝出现“开天窗”问题,更是把大匠张择端的生花妙笔删成了读不懂的残画。
而“续”即:国内和故宫专家以历代伪作为据,把国宝内清明出城祭扫误读成进城上河赶集,把方向读反,故判断国宝残缺尾部。1994年11月29 日故宫隆重接受了补全卷,在国宝画尾出城人们的背后硬拼上方向相反、情节相背进程的画面。王开儒认为,这铸成了《清明上河图》的一段千古奇冤。
据悉,王开儒在向故宫提出质疑未果的情况下,于2002年在媒体发表《清明上河图的千古奇冤》一文,2005年又出版专著,揭示清明出城祭扫的主题、双向倒叙的结构,堪称艺术奇迹,同时也揭示元明清以来假临摹真伪造的实质。
近日,王开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炎黄轩以故宫专拍的《清明上河图》全画和1973年删下绢的天然片,复还国宝原貌。1973年以前国内尚无 彩印,因此海内外的彩印清明上河图均为被“开天窗”后的残画。而此次复制的选址本则是首次恢复了国宝清朝灭亡时的原貌,堪称足本。